近期,“美丽蓝天”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面启动,各地正紧锣密鼓筹备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申报事宜。为助力各相关单位精准把握这一重要政策机遇,本文将对“美丽蓝天”项目申报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度解读,以推动申报工作高效开展,充分发挥该政策在大气环境治理中的支持作用。
“美丽蓝天”项目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推动的一项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计划,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,助力地方政府及企业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,推动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。
政策内容调整
“美丽蓝天” 项目是 2026 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调整后的重点支持方向。与以往政策相比,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资金规模:申报单位以地级市为主体,中央补助金额为6-10亿元/城,资金将重点向“能出实效”的项目倾斜。 申报主体:申报方式从过去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为市级政府统筹申报,进一步压实了地方的主体责任,明确由各地方对防治结果负责; 考核指标:绩效目标清晰明确,要求项目实施后,当地PM2.5浓度需下降2微克/立方米。 项目支持范围 支持领域包括:工业污染治理(工业炉窑综合治理、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、水泥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等级提升、产业集群综合整治、玻璃和陶瓷等行业深度治理等)、移动源污染治理、锅炉综合治理、监测能力建设等。 新版《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管理办法》印发后,地市开展的“美丽蓝天”建设项目原则上需包含火电、石化、钢铁、水泥等行业环保绩效A级提标改造工作。 申报要求 目前,生态环境部尚未发布官方申报指南,但参考“美丽河湖”等同类项目,“美丽蓝天”申报材料着重突出“精准性、系统性和成效性”。 1、可研报告构成(预计≥300页) 需要详细阐述城市大气现状(包括地形、气象、污染源核算等)、拟实施项目(涵盖工业、农业、移动源、生活源治理及监测能力建设等)、减排效果测算(对实现PM2.5下降2微克/立方米的目标可行性分析)、资金来源及保障体系等内容,上述内容缺一不可; 2、分项可研报告(单项≥50页,城市总量超100项) 应涵盖监测能力建设、移动源管理、VOCs治理、脱硫脱硝、锅炉改造等细分领域,每项报告需附初步设计方案,且单份报告不少于50页。 乐氏科技助力项目申报 在北京乐氏科技助力"美丽蓝天"项目从申报到实施的全周期中,可提供以下三大维度的支持: 方案专业性:依托20年的行业经验及专业团队多次撰写项目可研报告的丰富经历,为客户提供专业指导。涵盖可研报告编制、实施方案撰写、课题申报等全流程服务; 技术硬实力:凭借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气体分析设备,能够对工业源、移动源、挥发性有机物、碳排放等多种污染物的实时精准监测,为方案的实施与落地提供坚实的设备及技术保障; 服务全方位:构建了完善的售前、售中、售后全链路技术支持体系,配备专业团队与高效响应机制,确保从咨询、交付到维保的各环节实现高效协同,为客户提供及时、专业且系统化的全方位服务保障。 乐氏科技以创新技术守护蓝天,全力助力“美丽蓝天”行动